2月4日晚,北京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成功举行。本次北京冬奥开幕式运用丰富的科技手段,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回顾历届、五环破冰,可谓是精彩纷呈。“蒲公英”的种子悠然飘散,一面五星红旗在12位小朋友手中徐徐展开。随后,他们将国旗传递给176名各行各业先进模范及五十六个民族的代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各位代表手中缓缓传递的画面,成为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中的经典。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白雨辰、段顺强两位同学以民族地区大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了本次开幕式的演出,为国旗传递保驾护航。他们圆满完成了国家交予的神圣使命,为北京冬奥贡献了美院青年的青春力量,彰显了民大人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今天,让我们从他们的视角,感受不一样的奥运精神和家国情怀。





满族代表 白雨辰
2019级美术教育师范专业本科生
我是白雨辰,满族,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师范专业,现在是一名大三学生。很荣幸能够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国旗传递仪式。四个月里我们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继承和发扬了民大人不怕困难、踏实肯干、追求卓越、团结奋进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圆满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旗传递这一神圣的任务。
北京是奥运史上迄今唯一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双奥之城”,精彩绽放。从夏奥到冬奥的办奥之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坚定决心,今天的北京,处处彰显“双奥”风采,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北京冬奥会的精彩故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作为东道主的风采,走进京城的大街小巷,处处可以看到可爱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他们在向世人展示着热情好客、文明有礼,体现着奥林匹克文化与古都文化的交融。
我出生在北京,一直生活在东城区东四社区,这里包含着我童年数不清的美好回忆。早在2002年东四街道以北京奥运组委会入驻为契机,提出建设“东四奥林匹克社区”。2022年现任国际奥组委主席巴赫的雕像正式亮相这里,全球首个“双奥社区”落地东城区东四街道。奥林匹克广场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早在幼儿园时就在奥林匹克广场玩耍、滑轮滑,小学时在奥林匹克中心学习打乒乓球,高中时每个假期都参加东四社区的义务劳动,大学时假期坚持做垃圾分类志愿者,也因为我们的付出换来了东四社区的优美环境。
2008年倒计时的震撼、北京的街道上高声呐喊着中国加油的人们,这一幕幕深深刻在脑海里。那时作为小学生的我觉得福娃很漂亮,觉得鸟巢很震撼,如今作为大学生的我感到更加振奋和激动,振奋是因为在全球疫情期间还能够顺利并且成功举办本届冬奥会,激动的是能够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亲身参与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旗传递这一神圣庄重的环节中。
看到此次冬奥会的吉祥物让我想到了2008年的福娃,那时我对福娃们很喜欢,记得还为他们画过几张画,福娃们手拉手围绕着地球欢庆,这张画在当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好评,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喜欢上了画画,通过十年来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我,14年后的今天,我成为了冬奥会国旗传递的一员,成为了美术教育师范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未来的我也将会是一名美术老师。我感觉我的成长是从奥运五环开始的,我的理想是从福娃开始的。这两次的奥运会,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十四年里我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2008年,火炬照亮鸟巢,“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22年,火炬再度点亮北京的夜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不断向更好的自己奋进。

哈尼族代表 段顺强
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
参演冬奥会,无比激动,在备场的时候心里甚至有丝慌张,当时现场温度很低,很冷,烟花齐放,我感觉到自豪和高兴,我想把我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我参与的是国旗传递,我代表着云南130万的哈尼族同胞。我们的节目是在立春之后,在鸟巢烟花齐放,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和108位功勋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上场,全场三万多观众的目光聚焦在我们身上,全世界的目光也投在鸟巢之上,我心里愈发坚定,步伐一步比一步迈的更坚定,我挺直腰杆,想走出中国青年的自信与勇敢,不能让世界看笑话,要让自己的民族为我们而自豪,让祖国为我们自豪。
最后国旗有序不紊的传到国旗仪仗队上,全体起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心情澎湃到了极点,我把四个月的所有激动全部注入到了歌声里。我唱的很大声,把满腔热血注入歌声,把它献给了国旗献给了国家,到现在那颗对祖国无比炽热的心都还在不停颤抖,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以后我会永远拥有这次印记,无论去哪里,那份祖国带给我的荣誉感一直会铭记于心,会永远想着以让祖国自豪的方式让祖国再次看见自己。
开幕式以雪花开始,再雪花结束。形态各异的雪花汇聚,成为一朵人类的雪花。我们每一个人也如同一朵雪花,不尽相同,但同样闪亮,汇聚在一起,筑成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齐心共筑冬奥梦,让我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