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ad

学习正当时,奋进新时代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全景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这本书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助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4月12日—5月6日中,校内各学院知名教师、辅导员、人气学生将分别领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的章节选段,通过阅读生动故事、分享读书体会,带领同学们一同领悟总书记对青年的要求和期盼,感悟党的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的时期。”
领读人

穆一品
美术学院
2012级本科生 影像设计专业
穆一品,目一咖啡创始人、目一国际艺术教育创始人,曾担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第33届学生会主席,中央民族大学第三届和第五届电影创作协会会长。曾获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北京市一等奖。
章节简介
“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十四章《习主席嘱咐我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记述了2010年重庆师范大学的两位教师毛霞与孙玖江怀揣着对同学们的期望,倾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图书馆三楼《巴渝雄风》碑刻前的即兴讲话的事件。这一章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关怀,从学习生活,政府、学校责任,志向三方面阐述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领读人这样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美术学院穆一品,今天由我来与大家分享《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的第十四部分,《习主席嘱咐我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2010年12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期间,专程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看望同学们。在图书馆“党的知识阅读角”,习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的时期”,“一定要利用好大学时期,很好地打下这个基础”。他嘱咐同学们“立志要高、起步要低”,“重视实践、知行合一”,“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号召同学们到基层去,到边远地区去,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军营去!
认真学习《习主席嘱咐我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后,“立志要高、起步要低”,“重视实践,知行合一”这两句话在我耳边久久环绕。我不禁联想到中央民族大学“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亦想起我们美术学院深入民族地区,弘扬民族艺术的求真求实的专业素养。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习总书记曾教导青少年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作为一名大学生,胸有笃志,守以坚心,拥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再者,有了高远的志向,切莫行好高骛远之事。正所谓“立志要高、起步要低”,习总书记曾淳淳教导广大青少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脚踏实地仍是成大事者的第一行为准则。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纸上谈兵永无真知灼见。在象牙塔里待的太久的同学,容易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对于社会现实的认知却相对缺乏。在大学学习期间,我们没有认识到理论是从实践中的不断总结,是一种普适性的原则。实际的工作场景,往往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现实工作不可能满足课本理论的所有条件,同时,理论往往都有滞后性,不能解释工作中的新情况。所以,我们经常在书本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找不到平衡。习总书记说,“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便是教导广大青少年不溺于虚无的幻想,不耽于飘渺的畅望,在重视理论的同时,关注实践的作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脚踏实地方能砥砺前行。
习总书记嘱咐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大学时期,很好地打下这个基础”,“要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而如何打好”基础“,这至少需要几种自觉:
一是要有塑造强硬的素质,练就过硬的本领的自觉。作为大学生,完善的理论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厚实知识储备,开阔胸襟视野,升华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使学习成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并在理论中找到落脚点和支撑点,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明辨是非,把所学理论知识,付之于实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道德情操。
二是要有把远大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代青年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在实践中体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支撑功能、净化功能、升华功能、激励功能以及驱动功能。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树立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是要有深入农村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发展的自觉。习总书记曾勉励有志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不在父母搭建的安逸窝中舒舒服服过日子,不害怕被汗水和泥土弄脏衣衫,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这才是新时代大学生最鲜明的青春底色,是“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最好体现。
俯下身来,扎根大地,吸收营养、汲取力量,如此,在之后的人生中,厚积薄发、行稳致远,这是习总书记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淳淳教导,是我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的“基础”。作为一名民大学子,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用一腔热血和奋勇拼搏,最终会成就我们未来的高度,把无悔青春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之上。

课后练习
你觉得大学生如何实现
“把远大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扫描二维码获取本章原文)
请各位同学认真学习文章内容、领悟精神,并将课后习题上交至班委处。完成25个篇章学习任务的同学均可获活动奖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习近平在厦门》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