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上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艺美术师钟连盛应邀到美术学院开展了题为“景泰蓝艺术的起源、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讲座,美术学院部分教师、部分外单位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参加了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范新国教授主持。


首先,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刚向全体师生绍了主讲嘉宾,钟连胜教授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艺美术师,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他指出,景泰蓝作为国宝级文化遗产,其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美术学院师生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美术学院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技艺的基地。


随后,钟连盛向全体师生讲述景泰蓝工艺作为一种国宝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代表形式之一,作为国礼多次在外交礼仪中赠与其他国家,近年来,国家对景泰蓝工艺的高度重视让这一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其次,他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的工艺和程序,无论是选材,还是紫铜制胎到掐丝、点蓝、烧蓝,每一道工序都极为重要,关乎着最后的作品的呈现与功能。


其次,钟连胜还从传说、本土说、泊来说三个方面向师生们普及了景泰蓝艺术起源的三种可能性,并讲述了景泰蓝工艺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各阶段、地位、起源、兴盛与发展。
他还特别指出,明代景泰年间景泰蓝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清代时颜色更丰富,造型更精美,工艺更成熟,可以说是鼎盛时期。但是遗憾的是民国时期,因为时局的动荡,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建国后开始对这一工艺进行抢救和修复,通过政府扶持,民间保护等方式,旧的作坊式生产逐渐向现代文明的生产方式过渡,于是新的一大批景泰蓝精品脱颖而出,一件件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也随之产生。


在总结中,钟连胜谈到目前景泰蓝工艺将不断开拓,探索新的应用领域,使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他还展示了景泰蓝工艺品实物,生动形象的讲述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索南措 摄影)